生化實驗室產生的廢液污染主要包含三種類型,分別是生物污染物、化學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。而化學污染物包括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。有機污染物包括有機試劑污染、有機樣品污染。
多數情況下,實驗室中的有機試劑并不直接參與反應,只起溶劑的作用,所以所消耗的有機試劑以各種形式排放到周圍環境中,其總排放量大致與試劑用量相等。一年又一年,排放都很可觀。有機物污染包括農藥、苯并(α)芘、黃曲霉毒素、亞硝胺等某些劇毒有機樣品。無機物污染主要有強酸、強堿、重金屬、氰化物等。這些重金屬如汞、砷、鉛、鎘、鉻不僅毒性強,而且在人體內都有蓄積作用。
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廢料污染和生物細菌毒素污染。生物性廢物包括血液、尿液、糞便、痰液、嘔吐物等實驗室標本;檢驗用品包括實驗室設備、細菌培養基、細菌陽性標本等。生物室通風設施設計不當或實驗過程中存在人身安全保護漏洞,都會導致生物細菌毒素擴散、傳播、污染,甚至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。自2003年SAS疫情爆發后,許多生物實驗室加強了對SAS病毒的研究,之后報告的SAS感染者,大多是在實驗室研究中感染的。
當處理這些污染時,有幾點需要注意:
廢水濃度超過規定濃度,必須進行處理。但是,在處理設施比較完備的情況下,通常會放松對廢水濃度的限制。
首先應對實驗室廢液進行分選處理,如果是在儲存后一起處理,則盡管其處理方法不同,但原則上應將可統一處理的各種化合物收集起來進行處理。
在處理含絡離子、螯合物等廢液時,如果有干擾成份存在,要另外收集含有這些成份的廢液。
下列廢液不得相互混合使用:
②有機過氧化物;
二氰化物,硫化物,次氯酸鹽和酸性物質。
③揮發性的酸如鹽酸、氫氟酸和非揮發性酸。
④濃硫酸、磺酸、羥基酸、聚磷酸及其它酸類。
選用無破損、不受廢液腐蝕的收集容器。收集廢液的成分和含量,貼有明顯的標簽,并存放在安全的地方。尤其是有毒廢液,尤應引起高度重視。
對硫醇、胺等會產生臭味的廢液,以及會產生氰化物、磷化氫等有毒氣體的廢液,如可燃二硫化碳、乙醚等,要妥善處理,防止泄漏,并盡快處理。含炸藥廢液,如過氧化物、硝化甘油等,應謹慎使用,并盡快處理。含放射性物質的廢料,以其它方式收集,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,嚴防泄漏,謹慎處理。
生物性污染物
生物性污染物應根據其致病性、物性選擇適當的容器和場所,專人分類收集,消毒、焚燒處理,日產日清。
液態廢棄物一般可加漂白粉氯消毒處理。可燃固體廢棄物分類收集,處理,全部及時焚燒。對固體非可燃廢物進行分類收集,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。符合消毒條件后,進行最終處理。
1、一次性使用的產品,如手套、帽子、工作服、口罩等,在使用后集中放置于污物袋中燒毀。
2、玻片、吸管、玻瓶等可重復利用的玻璃器具,可用1000-3000mg/L有效氯溶液浸泡2-6h,然后清洗后再使用,或廢棄。
3、盛標本的玻璃、塑料、搪瓷容器,可用1000mg/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煮沸或浸泡2-6h,消毒后用洗滌劑和流水刷凈,瀝乾;用于微生物培養,用壓力蒸汽滅菌。
4、微生物檢查接種培養的瓊脂平板應加壓滅菌30min,趁熱倒掉瓊脂,處理。
放射性污染物
普通實驗室的放射性廢料均為中低放射性污染物,將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廢料收集于有明顯標識的專用污物桶內,桶外根據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長短,分別采用貯存一定時間進行衰變、化學沉淀濃縮或焚燒后掩埋處理。
1.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短的廢物(如碘131、磷32等),經專用容器密封后,放置在專門的儲存室,放入十個半衰期后,排放或焚燒處理。
2.放射性同位素的廢料半衰期較長(如:鐵59、鉆60等),可用蒸發、離子交換、混凝劑共沉淀等方法將液體濃縮,裝入容器,集中埋入放射性廢料坑。